當年11月25日,當鄧穎超從侄兒、侄媳處知道淮安縣委準備整修周恩來故居的消息后,她親筆寫信給侄兒、侄媳并讓他們代轉淮安縣委:……我作為周恩來同志的家屬,作為一個共產黨員,我懇切地要求縣委同志,立即停止修建之事。
劇中,周恩來抵達西安后客氣地同蔣介石進行深度談判,先是承諾只要他同意抗日,共產黨和紅軍都將全力擁護他。
”逢毛必勝,有毛就靈,毛已成神,這是從1921年到1949年28年間血火煉成的信條,已成新中國成立初期周恩來這一班副手們和全黨全民的習慣思維。
以周總理情系群眾的民生情懷為鏡,就是要下基層接地氣,講群眾聽得懂的話、辦群眾看得懂的事、做和群眾一樣的人,徹底掃除官僚主義“衙門氣”,把群眾呼聲作為第一信號、把群眾滿意作為第一標準、把群眾需要作為第一選擇,將人民的利益高高舉過頭頂,把民情、民愿、民意作為決策的依據,切實為群眾排憂解難,做到權為民所用、情為民所系、利為民所謀。
這樣,我們就能從兩頭發力,一是原來的縣鄉人大代表名額要增加,二是將增加的縣級人大代表名額重點分配給由鄉鎮改設的街道。
清查林彪集團剛剛結束,糾正“文革”初期造成的冤假錯案、落實干部政策的工作終于提上了議事日程。